一、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
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是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和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国家A类赛事,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有关“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战略部署,促进BIM新兴技术发展、加快建筑行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提高全国高校大学生对数字建筑的认知,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共分为8个模块,分别如下:
A模块 |
施工BIM建模与应用 |
B模块 |
建筑设计BIM应用创新 |
C模块 |
BIM装饰设计全过程应用 |
D模块 |
BIM全过程造价管理与应用 |
E模块 |
BIM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
F模块 |
智能建造与装配式建筑 |
G模块 |
道桥BIM设计与建模 |
H模块 |
机电BIM建模与应用 |
大赛以二级院系为参赛单位,每支参赛队伍限报1个通道,1个模块,且由3-5名参赛学生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同一名参赛学生限加入1支参赛队伍,每名指导教师指导模块、队伍数量不限。
大赛学生赛道分为晋级赛、全国总决赛和全国风采展示三个阶段。
1、晋级赛阶段
晋级赛阶段由海选赛与校园赛两个通道构成,可满足更多队伍报名。同一参赛单位可同时参与两个通道,但同一队伍仅可选其中一个通道进行报名,每支队伍晋级赛阶段所报模块即为总决赛参赛模块,过程中不可变更。
晋级赛阶段设置参赛保护机制,若同一参赛单位海选赛所有模块全部队伍均落选,且未组织校园赛,则保障该单位有1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具体晋级队伍由系统根据各队伍在各模块成绩排名的百分比进行确定,百分比最靠前的队伍为晋级队伍。
1)海选赛通道
海选赛由主办方进行统一组织。参赛队伍以二级院系为参赛单位进行报名,同一参赛单位每个模块限报2支参赛队伍。参赛队伍按海选赛要求,在比赛系统中完成题目作答,最终根据系统成绩的排名情况决定能否晋级总决赛。
2)校园赛通道
校园赛由各个院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完成,比赛时间由各院校自行确定,校园赛负责人须上传佐证材料。参赛队伍需在大赛报名系统中完成报名后参赛,系统将根据报名队伍数量自动判断晋级名额。
校园赛以二级院系为单位,每个模块不限制报名参赛队伍数量。总规模须≥5支团队(不限模块),可获得1个晋级全国总决赛名额,每增加5支队伍可增加1个晋级名额,同一参赛单位晋级名额上限为3个且每个模块最多晋级2支队伍。
本系组织的校园赛选拔分为理论考试(40%)+实际操作(60%)两部分(总评为100分,按照排名先后确定晋级决赛名额)。
理论考试内容:土建类土木工程专业考材料力学、钢结构、混凝土,土建类建环专业考材料力学、供热工程、空气调节工程,每门各100分按照三门平均分×0.4计算总评,由同一小组共同开卷答题,不能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考试时间1h。
实际操作内容:土建建模,各小组根据统一图纸共同进行土建建模,建模以图纸还原度、完整度、建筑三维尺寸精细化等作为评分标准,软件用Revit2019,将邀请设计院专家打分评选,考试时间3h。
2、全国总决赛阶段
1)作品提交
本阶段以提交作品形式参赛,参赛队伍根据所报竞赛模块在比赛官网上传竞赛作品;
2)作品评审
作品提交截止后,由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审专家评审作品。
3、全国风采展示阶段
本阶段计划邀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获奖队伍进行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全国风采展示。
二、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
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由暖通空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美的楼宇科技联合主办的行业赛事,主题为“设计生命建筑”,将中央空调技术与低碳理念有机结合,号召全国设计师打造“绿色低碳住宅新时代”。大赛为高校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学习和体验暖通设计的机会和全国性的交流平台,丰富校了园科技活动。在夯实中央空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的同时,提升设计水平,推进行业发展。
竞赛事宜
1、参赛对象及分组
大赛以二级院系为参赛单位,参赛数量不限,原则上同一份作品的参赛学生不能超过5人,且第一排名人为参赛项目的第一负责人,指导老师1~2名。同一名参赛学生不可作为第一负责人加入多支参赛队伍,每名指导教师指导模块、队伍数量不限。历届已获奖作品不可重复参赛。
2、学生组暖通设计类需提交的材料
学生组参赛项目为院校学生采用自有方案(含毕业设计/进行中的课题)进行设计,论文除外。
1)设计说明、设备清单、平面图、系统图;
2)打印图纸使用A2标准规格图纸(可以使用其他规格图纸,以图纸清晰可见为准);
3)已应用项目要求提供运行经济分析和应用效果,并附有空调布置示意图或实景彩照;
4)申报书及相关图纸;
5)参赛者需提交与纸质版相同的电子版材料(申报书为带单位印章的PDF版文件,图纸可选择dwg或pdf格式文件)。
奖项设置
组别 |
类别 |
奖项 |
名额 |
奖金 |
其他 |
专业组 |
单项类 |
节能创新奖 |
1 |
80000 |
奖杯及奖状 |
综合类 |
金铅笔奖 |
1 |
30000 |
奖杯及奖状 |
|
银铅笔奖 |
10 |
6000 |
奖杯及奖状 |
||
铜铅笔奖 |
20 |
3000 |
奖杯及奖状 |
||
优胜奖 |
50 |
1000 |
奖状 |
||
专业类 |
医疗卫生·杰出应用奖 |
20 |
6000 |
奖杯及奖状 |
|
数据中心·杰出应用奖 |
10 |
6000 |
奖杯及奖状 |
||
轨道交通·杰出应用奖 |
10 |
6000 |
奖杯及奖状 |
||
工业建筑·杰出应用奖 |
10 |
6000 |
奖杯及奖状 |
||
学生组 |
暖通设计类 |
设计达人奖 |
1 |
6000 |
可申请进入美的楼宇科技实习 奖杯及奖状 |
杰出设计奖 |
10 |
3000 |
可申请进入美的楼宇科技实习 奖杯及奖状 |
||
优秀设计奖 |
50 |
1000 |
奖状 |
||
暖通设计类 -指导奖 |
达人指导奖 |
1 |
6000 |
奖状 |
|
杰出指导奖 |
10 |
3000 |
奖状 |
||
优秀指导奖 |
50 |
1000 |
奖状 |
||
高效环控类 |
控制达人奖 |
1 |
10000 |
可申请进入美的楼宇科技实习 奖杯及奖状 |
|
杰出控制奖 |
5 |
6000 |
可申请进入美的楼宇科技实习 奖杯及奖状 |
||
经销商组 |
综合类 |
优秀设计金奖 |
5 |
3000 |
奖杯及奖状 |
优秀设计银奖 |
10 |
2000 |
奖状 |
||
优秀设计铜奖 |
20 |
1000 |
奖状 |
三、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全国A类学科竞赛。旨在围绕“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紧扣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结合国家重大需求,设计节能减排创意作品,助力节能减排战略需求。以赛促教、学、研,全面强化学生的青春活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竞赛事宜
本竞赛分初赛、预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本科生以团队形式参赛。
1、初赛
作品团队在网站系统上传申报材料和提交作品,完成作品申报。
作品团队通过学校账户管理员分配的作品团队账户,在网站系统中必须上传作品标志图、申报书、说明书,附件材料为按需上传(即不强制要求上传)。作品标志图应为JPG格式,申报书和说明书应为PDF格式;附件材料中可包含视频及其他支撑文件,所有附件材料须打包为单个RAR文件。
2、预赛
学校账户管理员负责对各作品团队账户提交的作品进行审核,在所有作品上传完成后进行作品排序,并完成全部作品递交。
以学校为单位,将加盖公章的参赛作品申报书和说明书的扫描版PDF、加盖公章的高校推荐汇总表的扫描版PDF、高校推荐汇总表Excel原文件等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大赛组委会作品申报邮箱(jnjp_16@vip.163.com)。
3、决赛
邀请全国进入决赛队伍前往指代高校进行全国风采展示。
(1)纸质材料。须重新提交一式八份的作品申报书和作品说明书(社会实践类为申报书和报告),并在答辩抽签时交给组委会工作人员,每份作品的申报书和说明书(社会实践类为申报书和报告)双面打印简单装订成一本即可(申报书在前,说明书在后),无需再次盖章,推荐人意见可以复印一并装订;
(2)电子材料。请将修改完善的作品申报书和说明书、PPT和视频等备份在U盘中,报到时将电子材料拷贝给组委会工作人员;
(3)各参赛队伍的实物、模型、海报等材料请随行携带,自行张贴;
(4)携带横向校旗两面(规格:192×128cm2),报到时交至大赛组委会报到处。
4、评审答辩
每个作品决赛答辩PPT讲解不超过10分钟,评委提问5分钟,共计15分钟。
奖项设置
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若干。
四、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技能大赛
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技能大赛是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赛事,旨在贯彻落实《“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的总体目标,结合教育部发布的《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要求,提高“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人才培养质量。
竞赛项目
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技能大赛分为A、B赛道,两赛道均考察作品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实际情况。每支队伍选择一条赛道参赛,须根据参赛赛道定位不同有侧重地创作。
A赛道 |
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
B赛道 |
绿色低碳建筑建造、运行与维护 |
参赛要求
大赛以团队为单位参加比赛。团队构成要求为:
1.每个团队由3-5名参赛学生、1-3名指导教师组成。初赛不限制参赛团队数量,进入决赛的团队,每院系不超过2支。
2.允许跨高校间混合组队参赛,作品按照团队负责人所在高校学院统计。
3.鼓励同高校各专业间混合组队参赛,作品按照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统计。
参赛学生应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考组委会推荐教材及教学视频,应用一模多算绿色建筑模拟分析系列工具软件、绿建评价系统等独立完成作品创作。
竞赛赛制
大赛采用二级赛制:初赛和决赛。
1.初赛:参赛队伍组队报名后,获得组委会任务要求与支持,完成作品创作并提交后参与全国初赛选拔,产生一定数量的队伍晋级决赛。
2.决赛:初赛选拔后,组委会公布决赛团队名单及决赛作品中需优化完善的内容,综合优秀作品网络评选,角逐各大奖项。
作品提交要求
1.提交的项目作品必须完成:建筑内外“风光声热”环境的模拟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建筑节能设计、日照、采光、室内外风环境、室内外声环境,建筑能耗分析、碳排放、室内空气质量、太阳能光伏设计等模拟分析结果。
2.提交作品必须融入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的真实产品参数进行设计,例如光伏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或BAPV(建筑附着光伏)、光热、地/水源/空气源热泵、风能等,并提供实施方案及产能预估结论。
作品评审
1.初赛评选:由组委会对初赛作品进行合格审查,满足条件的参赛作品进入决赛预评选。
2.决赛预评选:邀请行业内专业人士及教师代表进行评选,选拔出的作品进入专家评选。
3.专家评选:邀请国内知名绿色建筑评审专家组成,并举办专场入围作品评审会。(分A、B二赛道)
奖项设置
入围总决赛后A、B赛道合计设置奖项:
一等奖 |
5%(获奖奖杯、证书及奖金) |
二等奖 |
15%(获奖奖牌、证书及奖金) |
三等奖 |
30%(获奖奖牌、证书) |
五、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
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是由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的全国行业赛事。旨在创新设计“绿色和数字化的制冷空调技术”,助力实现国家“碳中和”和“碳达峰”愿景。以赛促教、学、研,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思维和工程素养,培养行业优秀后备人才。
组织结构
1. 主办单位: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
2. 指导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 组织单位: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北京工业大学
4. 联合组织单位: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郑州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985、211及本科院校
5. 冠名协办单位:格力、比泽尔、美的等制冷空调公司
6. 媒体支持:《制冷与空调》、中国制冷与空调网
竞赛事宜
本竞赛分初赛、预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本科生以团队形式参赛,每支队伍必须由3人组成。每个学校限报一支队伍。
初赛
方式:由各参赛单位自行确定并组织,并将初赛计划及参赛选手名单报竞赛组委会,组委会视情况委托代表参加。
内容:各参赛单位围绕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创新设计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选拔。
预赛
有条件的省市或地区可组织选手进行预赛选拔,争取为更多学校和同学提供参与的机会。原则上开展预赛的地区应提前将预赛安排情况,报竞赛组委会统一备案。
决赛报名
各参赛单位根据初赛或预赛成绩统一申报,每所高校择优推荐一支本科生队参加决赛。
决赛提交资料:报名表、学生证扫描件、创新作品申报书、创新作品简介及PPT陈述视频(限时5分钟),以电子版形式由承办单位初审汇总后,发送到组委会监督审核。
决赛
决赛集中进行,内容包括知识竞答(成绩占决赛总成绩的30%, 30分),团队实践技能操作(成绩占决赛总成绩的35%,35分),创新设计作品答辩(创新设计作品成绩占决赛总成绩的35%,35分)。创新设计作品答辩线上进行,团队实践技能操作与知识竞答线下现场进行,总得分由竞赛组委会评审专家组根据各个阶段的打分合计而成。
奖项设置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单项奖若干。
六、全国大学生工业化建筑与智慧建造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工业化建筑与智慧建造竞赛由中国建筑学会指导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重要行业赛事。为了践行国家《“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的指导精神,竞赛围绕建筑业“绿色低碳、装配式建筑、协同应用、智能审查”的内容展开,涵盖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审查、算量、造价、生产、施工、管理、自动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方向,旨在倡导勤奋学习、锐意进取的校园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工程实践能力,可有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学以致用”内涵,切实了解智能化土建行业发展趋势,并通过师生共同备赛活动,综合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建设能力,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从而进一步推进高校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我国工业化建筑和智慧建造的研究与交流,推动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搭建新形式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竞赛分为以下3个赛道:
A 绿色低碳与智能审查应用;
B 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与施工;
C 工业化建筑全流程协同应用。
大赛以二级院系为参赛单位,每支参赛队伍限报1个通道,且由3-10名参赛学生和1-3名指导教师组成,同一名参赛学生限加入1支参赛队伍,队伍数量不限。大赛学生赛道分为初赛作品遴选和汇报+展示的决赛两个阶段。
(1)报名:承办方将在竞赛官方及相关新媒体平台发布大赛通知,欢迎各高校相关专业院系积极组织申报。每支参赛队伍由指导老师和比赛选手组成。
(2)初赛作品提交:通过报名的参赛队伍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品。参赛队伍请及时关注竞赛网站和QQ群了解最新动态。提交前,指导老师需对作品进行审查,确保满足参赛要求,并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提交符合格式要求的参赛作品。
(3)初赛作品遴选:竞赛委员会将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成绩遴选优秀作品进入决赛。
(4)终审决赛:入围决赛的作品应在初赛基础上按赛题要求进一步完善提升。决赛采用汇报+现场展示的形式。决赛由竞赛委员会邀请专家评委,由竞赛组委会组织现场答辩、作品展示、专家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公示获奖名单并颁发奖项。